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展文物故事—孙永勤烈士塑像
[发布日期:2018-03-28 浏览量:9427]

      在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第二展室里展出了孙永勤烈士半身石膏塑像,他头戴毡帽,表情坚毅、沉静。孙永勤是谁?他的塑像为什么在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出呢?
      孙永勤,1893年生于兴隆县黄花川孙杖子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幼年读过私塾,深明国家大义;长大后,组织民团保卫家乡。
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他的家乡兴隆县。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日伪当局实行“武器回收”政策,逼迫孙永勤交出枪支。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阴谋,他毅然回绝。1933年12月11日,孙永勤在孙杖子村宣布起义,勇敢地竖起了“天下第一军,杀富又济贫”的大旗,正式宣告成立民众军,史称“黄花川农民抗日大暴动”。
      起义后,孙永勤战斗在长城内外、滦河两岸。在一年半时间里,民众军与日伪军作战200余次,攻克日伪据点100余座,毙伤、俘虏日伪军5000余人。他治军严谨,与士兵约法三章,不损害群众利益。他与中国共产党人联系,接受党的主张,将队伍改为抗日救国军,扩大革命影响。很多民众自发加入起义队伍,人数最多时达5000于众。
      1935年5月,为了解决部队军需给养,孙永勤带队进入关内。5月24日,部队在遵化毛山被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包围,在上有飞机扫射,下有重炮轰击的紧急关头,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突围战斗中,沉着指挥,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2岁。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中,将孙永勤与其他10人并称为抗日救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孙永勤牺牲后,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捕,他的妻子雷永兰女士带着孩子隐姓埋名,东躲西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家乡孙杖子村生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始筹备“部分烈士事迹资料陈列。” 在一次筹备会上,张书德提出要为孙永勤烈士造像的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馆领导的兴趣。因为历次展览内容都比较单调,有了塑像,不但增加了内容,也会增加参谒人员的兴趣,提高展览效果。此事很快得到市民政局的支持,让张书德主办这件事。因当时承德市内没有专门搞雕塑的人才,张书德于是找到了母校天津美术学院教素描的吴纯斌老师。他到天津后,直接找到了吴纯斌老师说明了情况。听后,吴老师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下来,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时间不长,吴老师派他的学生李军来承,研究制作问题。为了熟悉情况,张书德和他一起去了兴隆县,找到了孙永勤的老伴雷永兰女士。雷永兰女士告诉他们说,“在唐山工作的三儿子长得最像他爸爸。”于是,张书德二人就直接到了唐山建筑陶瓷厂,通过组织,找到了他。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做创作前的准备工作。李军做了一个泥塑头部速写,张书德画了一张素描头像。三天后,张书德和李军在唐山分手,各回单位。三个月后,吴纯斌老师来信说,塑像已经做好。张书德便带车去天津,将其运回。
      在开馆前,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将孙永勤烈士的老伴雷永兰女士及其子女请到馆内,对整个展览,特别是孙永勤的塑像征求她的意见。当老太太看过以后,说:“很好,很像,长得就是这个样子。”就这样,这座塑像从此定稿,直到现在。每次陈展,孙永勤的塑像都被放在显要位置,供人们参观。如今,这座塑像被放置在第二展室的地下室展区,塑像的旁边,展现了孙永勤领导的黄花川起义时的情景。

4.jpg


网址:www.rhgmlsjng.com
网络实名: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备案号:冀ICP备09042925号
主办:承德市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承办:承德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版权所有:2009-2024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707号

冀ICP备20006973号-2